先讲「下标」,以下是 5 则文章标题:
我看网路上有人讨论,这些标题怎幺这幺怪,这些人运用了什幺法则,来勾起人类的好奇心,如此深奥的网友心理学是如何分析出来的,而且执行的效果是这幺好,让我们忍不住点进去…… 如果我告诉你真相,你会惊呆了。那就是这些标题根本不是他们想的,都嘛直接翻译过来而已。
以下是原文的标题和连结:
Looked Like A Normal Painting. When I Found Out The Truth, My Jaw Dropped!
Regrets People Had On Their Deathbed, Especially #14.
This 14 Year Old Boy's Voice Blew Me Away. The Reaction At 3:34 Choked Me Up!
Man Attempts To Hug a Wild Lion. What Happens Next Stunned Me
Looks Ordinary At First. When I Took A Step Back, I Couldn't Believe My Eyes!
所以大家把内容农场的编辑想的太厉害了,如果他们这幺厉害,早就出来当原创者了,这些标题都只是翻译而已,简单的说:「山寨啦」。你抄我,我抄他,台湾抄中国,中国抄全世界。
以上就是内容农场的下标法,就这幺简单,根本没那幺複杂。您若也想试试,我做了一个「标题产生器」,以后写部落格、文案、Facebook 短句等皆可参考使用。1
关于下标我都讲完了。
再来谈「内容农场」,英文叫 Content Farm,除了互相抄来抄去,维基百科的定义如下:
我翻译如下:
「内容农场是一家公司,雇用大量自由写手来製造大量的文字内容,为了满足搜寻引擎的运算公式来赢得最大曝光,主要以社群垃圾的方式露出,来吸引网友浏览量达成赚取广告费的目的。」
我没有加油添醋,这些都是维基写的,我只是直译。内容农场合不合法?当然合法。这些写手能不能赚到钱?也能。那还有什幺问题?嗯,也许有几个⋯⋯
我先从国外讲起,全世界最大的内容农场叫做「Demand Media」,有多大呢?在纳斯达克上市那幺大,我吓坏了!股票代号 DMD,在 2011 年 1 月 DMD 上市的时候,我把他们放入了观察名单中,上市第一天股价最高来到 125 元,第一天就写下「历史新高」,然后一路下滑,到今天你知道股价多少吗?10 元,所以你觉得这是什幺样的公司呢?很明显,这是一家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公司。同年 3 月,Google 宣布调整搜寻规则,目的是要惩罚这些内容农场,DMD 股价重挫,他们知道内容农场的模式不可能长久,所以他们开始併购不同主题的内容网站,用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扩大他们的多角化经营,沖淡他们内容农场的形象,如果你今天才认识他们,你看到他们的官网也许觉得满好的,说不定还会考虑买几张 DMD 的股票呢。
Demand Media 这家公司打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,从内容到财务,但还是一路走到敲钟上市,开始坑杀散户,其中包括很多他们僱用的写手,毕竟他们跟着 DMD 一路走过来,除了按时收到的稿费以外,买几张股票也是合理的。然后呢?他们发现还是固定拿稿费就好,股票真不是人玩的⋯⋯
这些无名写手提供 DMD 大量的内容,但当 DMD 上市丰收时,有适当的分红给他们吗?没有,也就是说,这些写手是主要的工作者,但并没有收到应得的报酬。如果你觉得 DMD 是唯一的案例,NO,接下来的故事更震惊,让所有人都崩溃了!
2011 年 2 月 7 日,知名部落格 Huffington Post 以 3.15 亿美元的高价卖给 AOL,创办人 Arianna Huffington 一夜之间变成大富婆,那幺她分了多少钱给旗下的作者呢?零元。不意外的,4 月 12 日收到法院传票,带头的是纽约人 Jonathan Tasini,宣称他们是「Huffington 农场的现代奴隶」2,代表超过九千名部落客的权益,要求 Arianna 赔偿三分之一的购买金额,也就是 1.05 亿美金,开了记者会痛骂 Arianna 过河拆桥,还扬言要发动这些受害者去包围她家,要不是有这些部落客从一开始就贡献内容,Huffington 哪会有今天?听到这里,全场的人都从椅子上跳了起来!
2012 年 9 月 27 日,法院结果出炉,AOL 获胜 3,部落客抗议无效,主因是他们从未为了钱而写,他们只想要作品在网站上发布,也如愿以偿了啊,就像 Arianna 和她的发言人所述:「部落客利用我们的平台,就像网路上其他不给钱的平台一样,来连结帮助他们的创作尽可能的让最多人看见,就像你去上电视的原因一样,去推销你的观点和想法,HuffPost 允许你多平台发布,包括你自己的网站。」4
A 女士说的没错,网路自史至今都没变过,只要是内容聚合型网站,提供 UGC的平台,所有内容的贡献者都是出于自愿,网站没有义务要分钱给你,除非他的网站规则有明确写出,例如像 DMD 这种兼差写文的平台。
回过头来看看台湾,以下是台湾目前的几大内容农场5,非常值得讨论,特别是第一个!如果你今天才刚开始上网,也许你会觉得他们的网站内容很棒,说不定还会一直转发他们的文章呢。
Giga Circle是台湾最新崛起的内容农场,他结合了传直销拉下线的作法,看起来也让某些人领了钱,一些部落客或脸书客按三餐在 FB 上 PO 文导流回去 GC 网站,流量很高、声势很大、锋头很健,但我想说三件事,你一定要看到最后!他将改变你的人生!
「部落客」这身份是有头有脸的,是要得到尊敬的,是要建立个人品牌的,我们的存在是为了原创最好的网路内容,不是要去跟人家拼网赚的,你写一篇好内容也许浏览不高,没有收入,但你在造福人群、甚至可以改变世界,所以为什幺要自贬身价去做那些无头无脸、任何人连国中生都可以去做的事情,就为了钱?
你说是为了流量?请你再仔细想想是为了谁的流量?内容农场会导流给你,导多久呢?同一篇文章你放在自家网站,然后又去放在内容农场,最后搜寻的结果谁会排第一?如果不是你的网站,那不是自己打自己,搜寻引擎有排他效应,如果你未来的文章全是别的网站先出现,那你自己的网站又怎会产生流量、社群和收益,久而久之,你「顺势」变成了「写手」,你的部落客品牌消失,你为他人作嫁,燃烧自己,照亮的是别人,请再想想 HuffPost 的案例。更恐怖的是,若有一天 Facebook 不再风光,社群网站导流失效,你的流量要怎幺来?你这个品牌还在吗?
什幺事一旦扯上了钱,光怪陆离、狗屁倒灶、荒诞无德的文章就会越来越多,反正流量和分润最重要,内容真假或质感并不重要,当一个网站的写手是抱持这样的态度,这网站上的文章你会想看吗?再告诉你一个惊人的秘密,要是有天内容农场因不当内容遭人检举或关闭,Google 惩罚性的禁了该网址,那你的心血和时间不白费了吗,如此残酷的人生领悟,看完我都流泪了……
再说下去就会牵扯到阅听人心理和媒体的自律,在此不深入。部落客去内容农场赚钱是个人自由,但若你还愿意听我建言,请不要花太多时间在「别人家」经营,不要把自己从部落客降成写手,也不要去「疯传」内容农场的文章,网上有营养的文章看都看不完,不要一天到晚被那些标题震惊,而好奇点进去看,那只会促使更多浮滥的人写更多浮滥的文。
内容农场的兴衰是握在每个网友的手中,就跟电视台和遥控器的关係一样。「品牌」要做的是正向的连结,任何会破坏其正面的感觉都最好不要碰,请你摸着良心去看看里面的文章,你觉得他们的品质好吗?你真的想把自己精心创作的文章,跟那些 SPAM 并排在一起?不管你是为了钱、为了名、或为了流量而写,你不觉得还有许多比内容农场更好的选择吗?
--- 本文完 ---